教育部2018年4月13日發布的《教育信息化2.0行動計劃》,提出2022年基本實現“三全兩高一大”的發展目標。新技術的慢慢成熟,促使“互聯網+教育”創新教育和學習方式:網絡教育、人工智能。《教育信息化“十三五”規劃》收官工作:2020年為最后一年,目前已進入“研制教育信息化中長期發展規劃(2021-2035年)和“十四五”規劃”中。
智慧校園是對數字化校園的進一步擴展與提升,是綜合運用云計算、物聯網、移動互聯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給教育信息化帶來的變化,讓智慧教育與信息化進一步融合。其中智慧教學環境是基礎,而網絡作為智慧校園的基礎設施,唯有與學校的業務緊密結合,才能更好地支撐學校日益豐富的應用建設。
對智慧校園的整體認識的局限性,即網絡融合、數據融合、服務融合與管理服務建設力度不夠。
基礎實施建設不平衡:有線網絡、無線網絡、服務器與存儲平臺、數據庫與中間件、射頻設備和傳感設備等配置不均衡,不足以支撐學校信息化建設與發展。
學?;A設施種類多,網絡復雜:有線網、無線網、設備監控網、物聯網。廣播、一卡通、門禁等各種應用終端,網絡管理及其復雜。
改善學生教學環境,體現智慧校園:教室中的教學環境需要更加自動化、智能化,提升老師的教學效率,改善學生的教學體驗。
信息孤島和應用孤島嚴重,無法實現數據的實時共享:需加強建設與應用的協同,為智慧教育提供支撐。以用戶為中心,內涵式發展。
智慧校園信息化,需要更加安全可靠:需要根據等保2.0的安全標準對學校的IT信息化業務做統一保障。
同教育教學及科研結合還不夠密切:很多情況下只是提供了簡單的信息查詢和交互平臺,其管理也是自上而下單向的信息傳輸,沒有對這種信息化成果作為新的管理模型的意識。
1.智慧校園基礎架構——Sec Campus園區網方案
極簡架構、網絡上線快:設備采用信銳獨有的“SDP”技術快速上線,一套校園網可10分鐘內完成自動部署上線。
海量終端高效接入:基于IP、類型、位置、時間等4元素,終端接入批量審批,快速安全上線,
ITSE東西向流量安全:可對網絡內部安全進行記錄、識別、呈現、隔斷,保證基礎通信安全
運維簡單:可視化運維管理,在同一個控制平臺上對三網進行維護,降低維護成本,提高整體的穩定性,減少故障率??芍С諥PP遠程運維,跨互聯網運維管理。
2.智慧校園基礎網絡——全場景WI-FI6無線方案
基于校園不同場景全覆蓋:高密AP階梯教室、圖書館、大禮堂、食堂;普通AP傳統教室、實訓樓。面板AP辦公室、宿舍、公寓;室外AP操場、室外公共區域等。
Wi-Fi6無線:不同場景AP全系升級支持WI-FI6最新協議,滿足未來應用和發展。
無線安全防護:DDOS防御、ARP掃描、IP掃描、防釣魚、端口掃描防御,禁止客戶端私設IP等等,對典型的危險攻擊行為者加入到黑名單中,即時發現網絡攻擊并進行防御。
多種認證方式:支持校內老師BYOD認證,外來訪客微信小程序認證、短信認證、APP認證等。
3.智慧校園——數據中心方案
數據中心機房動環檢測:滿足等保2.0標準,對學校數據中心機房同一動環物聯網監控保證機房環境安全。
數據中心超融合:aCMP云管平臺提供整體數據中心硬件設備管理,虛擬機內部集成NFV安全,采用所畫即所得對整體業務編排提高部署效率。
4.智慧校園教學支撐——“春蠶”軟件定義教室方案
多協議物聯網設備控制:采用多協議物聯網網關控制智能教室內絕大設備(窗簾、空調電扇、燈光、門鎖、投影、一體機、電子班牌等)
智慧教室環境檢測:通過環境傳感器采集,聯動紅外遙控智能插排開啟空調、加濕器、空氣凈化器等自動調節教室環境。
一鍵情景化環境:通過燈光、窗簾、紅外、智能插排等做到“上課、下課、影音、午休”等一鍵實現教室不同場景控制。
統一平臺分級管理:通過物聯網三合一控制器,平臺對所有教室進行統一檢測,統一管理,統一展示。
5.智慧校園——整體立體化安全
符合等保2.0建設標準:從上層設計到整體項目實施,持續保護,不止合規。安全可視能力、持續檢測能力、協同防御能力
出口安全:通過AF下一代防火墻、AC、以及云協同,對學校的服務器應用、用戶提供整體出口安全保障。
數據中心安全閉環:通過云端安全云腦、內部安全設備、SIP安全感知平臺、服務器終端安全EDR。統一對數據中心安全進行保護。
安服能力:構建三級安全專家以及安全運營中心,協助用戶構建漏洞管理、威脅監測與主動響應、應急響應三大運營機制,實現安全的閉環。
6.智慧校園——樓宇智能化
智慧安防:可對校園安防監控,用電火災等,統一安全管控,系統通過短信、app報警通知管理人員。
智慧用電:通過智能空開插座,對全校用電實時檢測,統一控制,節能環保。
智慧消防:消防管網壓力監測、水泵房溫濕度監控、水泵房漏水監測,水壓異常歷史查詢與告警,統一監測平臺。
智慧辦公:上班前自動開啟辦公室內空調、飲水、打印機,會議開啟前自動開啟投影儀、幕布、電腦等,全程智能化管控溫濕度、空氣質量,提高工作效率。
智能環境:通過溫濕度、CO2、甲醛和VOC等傳感器,實現對校園環境的監測,確保溫濕度和空氣質量保持在優良水平,使得教師和學生處在綠色健康的環境之中。
智慧校園IT分析數據展示平臺
三網合一統一管理,統一應用。Sec Campus園區網快速上線,極簡運維。全系列WI-FI6無線滿足未來應用,超融合數據中心,“云網端”立體防護控安全,SDC春蠶軟件定義智慧教室。全校物聯網智能樓宇控制消防、安防、用電、環境。
統一數據分析,構建大數據平臺,形成學校IT畫像,全面打造新一代高職校智慧校園網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