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傳統用電管理存在隱患
機器運轉、機房運行、園區照明...“電”已經涉及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,不安全用電的代價無疑是巨大的。那么在日常用電當中有哪些是大家值得注意的呢?
電路隱患:大樓機房、電房等線路老化,漏電、短路、超負荷、接觸不良等電氣問題可能會引發火災。
用電浪費:用電浪費嚴重,比如下班后整棟大樓徹夜亮燈、無人時整個園區空調仍在運轉等等。
管控不便:傳統設備不智能,無法遠程巡檢或控制;缺少綜合管理平臺,更無法聯動。
效率低下:人工巡檢容易出現排查疏忽,增加電路隱患。
二、物聯網助力用電智能管控
運用物聯網技術,很多我們往日需要耗費大量心力去解決的問題,可以輕松搞定:
自動化:物聯網技術能實現設備自動化管控,防止出現設備忘記關的現象。
精細化:通過用電插座實現智能電量統計,形成用電量的精細化數據。
便捷化:物聯網一體化智能平臺,1個人即可輕松運維,確保所有規范的節電措施100%執行。
高效化:當用電設備出現短路、打火等情況導致電氣火災,將會急速斷電,并發出警報。
規范化:根據不同部門、時間的周期性事件,形成科學的用電規律分析。
……
三、4大“摸底”手段,保障用電安全
信銳用電安全監測預警系統,通過物聯網技術對引發用電安全問題主要電氣因素(導線溫度、電流、電壓和漏電流等)進行不間斷的數據跟蹤與統計分析,實時發現電氣線路和用電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(如:線纜溫度異常、短路、過載、過壓、欠壓及漏電等),能有效防止電氣火災的發生。
第一招:線路實際負載電流摸底勘查
每個空間內配置相同的空調、插座、照明用電回路,采用2P/1P物聯網空開滿足需求,對線路負載電流進行摸底勘查。
第二招:網絡情況摸底勘查
對實際網絡進行摸底勘查。采用主流的物聯網技術,實現網絡快速部署,快速上線。
第三招:線路數量情況摸底勘查
對于線路情況,通過信銳標準化設計方案,可對場景用電線路情況進行摸底勘察。
第四招:用電情況實時摸底
平臺對大功率、大火、短路、漏電、過大剩余電流、過壓、欠壓等電氣故障進行實時監督、報警、記錄,便于快速定位及解決問題。
四、信銳用電管理系統核心價值